山海帶的繁殖方法
山海帶耐陰性好,四季常綠,葉多而密,下面就和北京綠植墻公司亚搏视频app下载一起了解了解山海帶的繁殖方法吧。
1、山海帶扦插繁殖
在生長季節可將木質莖干上的新枝,長15厘米左右,稍帶一點莖皮取下,用素沙、蛭石、草炭土等作基質扦插,插后放疏蔭處,保溫、保濕,約1個月后生根,再用培養土換上瓦盆,在室內蒔養,宜放明亮通風處,高溫時節25℃以上避免陽光直射,以防葉片焦邊,低溫20℃ 以下宜光照充足,不可過于蔭蔽。適度澆水、噴霧,保持盆土及環境濕潤。
2、/山海帶水插繁殖
取10厘米左右長健壯的木質莖段,用不透明的廣口瓶注入清水,把莖段一半泡入水中,保持25℃,光照充足,約1周后就可見莖段周圍出現裂口,水面以上裂口處會萌發綠色的葉芽,水面以下的會生出白色的須根,繼續水養,即可逐漸長成清新活潑、生機盎然的新株。水養兩年,因營養不足,植株長勢漸弱,此時可將植株取出,用疏松肥沃的培養土栽入瓦盆中蒔養,并將原來的木質莖段埋入土中,植株很快即可復壯旺長、開花結實的例子亦屬常見。
3、山海帶壓條繁殖
在5至7月的高溫濕潤季節,在山海帶莖干的適當部位,進行環狀切割,環口寬為1.8-2.2厘米,深至木質部,并用小刀剝去環口皮層,用干凈濕布擦去切口外溢的液汁用5000-1000ppm的萘乙酸水溶液涂抹切口上端皮層,再用白色塑料薄膜扎于切口下端,理順做成漏斗狀,裝上用苔蘚和山泥土混合配制的生根莖質,環包刀口,灌一次透水,扎緊江膜上端,然后置于室外蒔養,加強肥水管理。高壓后,要隨時檢查基質是否干燥,要隨時補充水分。一般經過30至40天的培育,環切部位便有新根出現,9至10月便可切離母體另行栽培成為一棵獨立生長的植株。